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云平台用户登录入口 > 新闻动态 >

他22岁当师长,建国后授上将,晚年却名节不保,一生只怕两人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1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自鸦片战争以来,大清紧锁的国门终于在英军枪炮的轰鸣声中被打开,割地赔款,丧权辱国,曾经天朝上国的盛景不复存在,大清也在一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醒目。可是一次次变革并没有改变清廷日益衰败的境况,也最终令那些心怀大志的年轻人们失去对他的希望。

1911年武昌城爆发的一场军事起义很快在全国掀起革命浪潮,终结清王朝在中原大地的统治。但送走旧时代,华夏民族也没有走上富国强民的新时代,就在此时我党诞生,在她的领导下,组建了人民军队,战胜了所有敌对势力,终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。

抗美援朝,剿匪战役结束后,新中国拥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内外环境,也该到了表彰革命功臣的时候,在55年举行的授衔仪式上,光是上将就有55人之多,其中一位就是今天所讲的主人公,他就是黄永胜。

参加秋收起义

1910年,黄永胜生于湖北咸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黄家家境不好,但受家族重教风气的影响下,他在幼时倒也读过两年私塾,多少识些字。

展开剩余79%

但这点文化基础不足以对他的人生产生多大变化,能促使他踏上革命之路,并坚持走下去的,应该是当地的革命风潮。

黄永胜的家乡咸宁距离武昌并不远,自古都有官道相同,清末通了火车后,两地距离缩减到一个多小时。在他出生的第二年,武昌爆发了起义,虽然不会影响尚在襁褓中的他,但在他成长的年代,没少从长辈口中得知起义中的各种事宜,也可以说他是在革命氛围中长大的。

17岁那年,他跑到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,被编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,他刚刚熟悉军队环境,南昌起义爆发了。当时团长卢德铭利用张发奎的调令将警卫团带离武汉,准备去南昌参加起义,但途中得知起义军已经南下,最后与党组织联系后,赶赴湘赣边参加秋收起义。

一生尊敬的两个人

黄永胜与南昌起义擦肩过去,却阴差阳错加入秋收起义的队列中。只是两次起义的结局都是一样的,起义后军队很快失利,遭受严重损失。了无希望的革命前景令很多人失去了信念,选择离开革命队伍。

后来主席进行了三湾改编,确定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,才稳定了军心。整编中曾规定,可以选择离开部队,而且还发给路费。当时黄永胜认识的很多人都选择这条路,他虽然年龄最小,却很有主见,决定就是跟着党的队伍走。

以当时起义军的处境,黄永胜下定这样的决心真的不容易,因为整编后就要向井冈山进发,谁也不知道到了哪里又会遭遇怎样的困难,肯定的是要过长期艰苦的生活,甚至还要威胁到生命的安全,面对四周强大的敌军,他们这支仅有几百人的队伍,随时都有被敌方消灭的可能。

但是黄永胜和其他几百人就坚定地选择跟着主席走,无论前方有什么困难,他们都认了。患难见真情,主席多年后还会提到当年跟他一起上井冈山的这些人,也可以看出他们在主席心目的分量有多重。后来这些坚定革命的战士也都成为组织培养对象,能够在历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,也渐渐提拔为军事将领。

后来井冈山会师后,朱老总领导的南昌起义、湘南起义的上万起义军,大大充实井冈山的革命力量,保卫了来之不易的根据地,另外一些优秀的军事将领也受到主席的青睐,比如还是连长的林帅。

林帅是红军中少数经过军事教育的人,而且他很有军事天赋,带兵打仗战法机动灵活,政治工作也干得不错,在主席的提拔下,渐渐成为红军青年军官中的佼佼者,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红一军团的军团长。

在红军力量的壮大中,黄永胜的职务也不断得到提升,后来成为林帅的部下,两人都是湖北老乡,黄永胜虽然没受过正规军事教育,却与林帅有些相像,肯动脑,爱学习,领兵打仗很有自己的想法。

从基层官兵脱颖而出的黄永胜很快得到林帅的重用,从当初的连长,渐渐提拔为红军师长,在红军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,成为红军优秀将领。

正因为黄永胜与主席、林帅的特殊感情,所以对两人特别尊敬,也可以说是敬畏。

晚节不保

新中国成立后,功勋显赫的黄永胜被授予上将衔,作为林帅的爱将,职务也提升得很快,当过广州军区司令员、后来升到解放军总参谋长,并当选为政治局委员,成了副国级的领导干部。

只可惜,他跟着老领导走了错路,半生功勋赫赫的他却晚节不保,最后被判18年,锒铛入狱。

不过他毕竟对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,组织并没有忘记他,仅仅入狱几个月后,就以保外就医的名义,将这几位老将军安排到几个城市居住。黄将军是安置在青岛,在组织关怀下,他拥有了一个安逸的晚年生活。1983年4月26日老将军因病去世。

结语

没有人的一生是完美的,也没有人的一生都是错的。普通平凡出身的他们,义无反顾地加入革命队列,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几十载,历经千辛万苦,才创建了一个伟大的国度。他们的前半生辉煌无比,建国后也对新时代的建设做出贡献,不能因为一些过错抹杀他们早年的贡献,因为只要是开国功臣,都值得我们铭记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云平台用户登录入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